2024年  05月17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人员与安徽省气象专家共谋淮河地区气象观测基地的发展蓝图
日期:2004-12-10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也是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这里由于季风活动的频繁变动,直接导致了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而该地区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的重要的粮棉基地。频繁的旱涝灾害,经常给当地的农业生产,乃至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3年汛期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涝,其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仍然记忆犹新。因而,深入探测大气与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掌握和理解大气边界层的热力结构及其改变的物理过程、机制、信号,以及确定并预报局地对流性降水、梅雨锋降水强度和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气候中心与其它兄弟单位合作曾在淮河地区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BEX)”,于1998、1999年成功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野外观测试验,取得了大量的加密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此后,通过执行中日合作计划“淮河地区大气边界层及陆气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以及科技部2003年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淮河地区地表状况和大气边界层对汛期降水异常影响的观测与研究”,开展了对大气风场结构、水汽通量、云辐射的观测研究。
       为了在淮河地区进一步开展大气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的观测研究,国家气候中心三位研究人员张称意、闫俊岳、许黎在项目“中国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示范基地建设预研究”的资助下,与安徽省气象专家于11月末在安徽共同进行了专题考察,重点考查了日方在寿县与肥西区的气象观测场和观测仪器、设备以及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并查阅了部分观测数据记录。在考察的基础上,双方就下一步加强合作,拓宽观测领域,在距科技发展司有关项目的支持下,开展有关生态环境监测,将安徽寿县建设成为集气象常规观测、大气边界层陆气相互作用观测和生态环境观测为一体的综合观测基地交换了意见;11月30日上午,双方就生态气候、陆-气相互作用的通量观测等举行了专题学术研讨。                  (国家气候中心科技业务处)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