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光表示,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国家气候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开拓创新,主动工作,努力发展气候客观预测方法,研发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为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科技支撑;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和评估,分析我国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和气候承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探索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和评估技术,研究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及适应对策,为气候变化的内政外交提供决策支撑;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为我国科学应对与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贡献;以编制《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和《国家气候中心改革方案》为抓手,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认真谋划改革与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郑国光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气候业务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
第一,认真分析我国气候业务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切实落实好《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深入分析我国气候业务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真制定《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扎扎实实地落实好《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认真落实好中国气象局部署的现代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任务,突出重点,明确年度目标,务求有实效。要加快建设气候业务综合平台,加快研发气候预测模式、气候监测诊断和客观气候预测等业务新技术和新方法,努力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和气候服务、气候变化工作水平。要发挥国家级单位的业务牵头、技术指导和引领带动作用,特别加强与省级气候中心的合作与指导,下大力气改变省级气候业务能力普遍不强、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形成国家级业务带动,上下联动,形成攻关合力,加快全国气候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和其他国家级业务中心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外的气候研发力量,共同构建现代气候业务。要加强BCC业务能力建设,发挥BCC在WMO区域气候预测以及GFCS中作用,努力提升我国在气候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加强气候变化工作,切实落实好《“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加强气候业务和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在加强气候变化研究的同时,积极推进国家级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变化敏感领域的脆弱性评估,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为经济建设、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努力做好IPCC全会等重要会议的相关工作,加强IPCC国内组织协调,完成特别报告评审,组织做好我国参加南非德班气候变化会议和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小组会议的科学支持。
第三,高度重视和加强气候服务业务,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服务水平。气候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天气预报服务紧密相融。新形势下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的一个特别表现就是在提高天气预报预警和服务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需要更加主动、更有针对性、更加准确的气候预测、气候影响深度分析及气候服务,更加需要将天气气候预测预报服务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面对国内外重大气候事件,国家气候中心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服务,向社会公众解疑释惑。同时我们要不断拓宽气候服务领域,加强气候风险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构建中国气候服务系统(CFCS),在国家层面上和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第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切实促进国家气候中心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机构调整、优化岗位设置、分配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发展现代气候业务、提供优质气候服务、促进人才培养的机制。国家气候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应当理解和支持这次改革,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在改革中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积极稳妥推进,及时总结,不断完善。中国气象局党组会关心和支持国家气候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部门要关心并支持国家气候中心的改革,确保国家气候中心改革顺利进行。
郑国光还代表局党组预祝国家气候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新春快乐,阖家幸福!祝国家气候中心改革取得圆满成功,工作再上新台阶!预祝工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