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副主任李维京与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全体人员一起,再商如何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
自“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以来,国家气候中心在气候预测业务和研究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当前气候预测的水平却远远没有满足人们的期望,社会对气候预测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气候预测部门形成巨大的压力。气候预测的难处究竟在哪里?这既是各级管理决策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人员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前一阶段的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大家再次坐在一起共商如何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
肖主任表示,气候预测业务的发展跟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集思广益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制约气候预测准确率的提高既有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也有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希望大家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任福民认为,准确率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监测资料的完备,业务系统的进步等等都对预测准确率的提高有影响;从长远来看,可以制定以提高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的发展规划;从短期来看,可以在扩大预测对象、加强监测平台建设从而为预测提供更丰富的资料、预测业务流程的改进等方面入手。
王小玲认为,监测做好了,也可以为提高预测准确率作贡献;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如果能建设统一平台,让区域、省级单位也可以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此次FOCRAII会议,对提高中国的模式能力也深有感触。
陈丽娟认为,在目前的预测方法中,主要有经验预测工具和动力方法,希望模式室与预测室联合一起对预测方法进行改进。
贾小龙认为,随着新的资料与新方法的出现,目前的宽度很宽,但深度不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方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可以在业务流程方面进行改进,加强诊断分析,极端事件与延伸期预测也是近几年兴起的,应该学习了解。
讨论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对产品图形显示、业务值班与科研开发的合理安排、业务系统平台开发、人才培养、国家级与省级业务的合理分工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