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12日  星期日
CN / EN / 微信
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体会--王小玲、高辉、王永光、张秀芝
日期:2005-02-02
 
编者按:根据中国气象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国家气候中心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中心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对如何促进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进行了深入思考,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将陆续刊登大家的学习体会,以利共同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学习体会
----------树立“三个气象”新理念,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国
气候监测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服务
(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王小玲)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研究深入、联系广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是关系中国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实事,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实践。战略研究以科学为基础,以发展为主线,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必将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这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指明了气象事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气象事业的发展重点,突出了气象事业的公益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气候监测与预测业务集科研与业务于一身,是中国气象事业的一部分,气候监测与预测业务必须以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战略思想和方针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发展中国气候监测能力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需求迫切,机遇难得,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树立“三个气象”新理念,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候监测与预测业务。
       首先,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候监测与预测业务。提高对气候系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力争提高气候预报准确率。
       其次,增强气候监测和预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以气候监测和预测业务系统为依托,建立以信息共享为目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气象服务新技术。
再次,强化气候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加强重大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能力。
四,大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新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拓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气候业务与技术领域,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
五,大力加强气候监测与预测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气候监测与预测的科技创新。深入学习发达国家的气候监测与预测技术,大力加强气候变化机理与气候预测理论研究,开展模式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建立和发展科研型业务,推进气候监测与预测技术创新。
大力推动我国气候监测与预测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BCC能力建设,提升BCC竞争区域气候中心的能力。
 
 

牢固树立安全气象理念
切实做好气候预测服务
——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体会
高辉  王永光  张秀芝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支部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气象部门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贡献的伟大举措。其理念就是“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西部为大面积的沙漠和干旱、半干旱地带,东部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又是洪涝频发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例如,仅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及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2600亿元,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严重危害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的保障。如何准确预测气候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其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是我们气候预测多年来一直致力的工作。通过数代气候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气候预测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对极端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事件的预测准确率不断提高,同时气候服务保障能力和决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提高的气候预测准确率已直接或间接地保障着国家的安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全球化进程的需要,国家安全的概念已从传统的国防安全拓展为更广泛的国土安全、食物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空间安全等,气象为国家安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给我们的预测业务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开拓思路,积极进取,以“安全气象”理念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公共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食物安全、水资源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以发挥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配以“安全气象”的重要理念,我们要时刻以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为己任,不断研究致灾气候系统的形成机理及活动规律,使它们能够被诊断、分析,并提高它们的预报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无缝隙”预报系统的建立,以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着力提高灾害性气候预测水平,为实现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转变而不懈努力。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