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收获体会
刘建港
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决当前中心作风建设的首要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作为统领中心的核心任务。积极倡导“四个理念:
1.终身学习的理念。办公室不仅要熟悉掌握文字、文秘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要着眼于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培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形成全体职工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
2.创新工作的理念。从建立规范、高效管理机制出发,创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把表面现象上升为本质规律进行把握,善于在复杂情况下挖掘问题的本质,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形象自觉的理念。鼓励每个干部职工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
4.健康生活的理念。使大家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思维,构建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肩负起创新的使命。创新是高效管理的动力之源。我们要努力追求管理创新,使管理机制有质的跨越。
1.理论创新,促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实践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过程,理论武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现实中预见未来,以创新理论回答可能出现而尚未出现的问题。要预见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倡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观念、强化新意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理论函养,增强透析能力,充分运用发展观的思维对在工作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加以解决。工作上要解除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突破盲从的思维惰性,大胆实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管理上存在的软肋,我们要坚持在工作中敢于讲原则、坚持原则,努力在工作中谋求大胆管理创新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推动内部制度建设,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2.工作创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办公室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务、财务、后勤部门,除了要提高管理水平,还应以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中心各处室部,为业务科研一线人员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作为管理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自我加压,开拓进取,自觉地把具体工作、日常小事溶入于大事之中,克服保守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守旧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应与中心各处室部多交流、多沟通,让大家明白管理工作实质、工作流程,这样才能配合共同做好管理工作。要不断改进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大胆参与实践,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同时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热忱饱满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3.管理创新,建立高效管理运行机制。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提高管理运用决策的科学性。办公室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慎微。办公室的管理是整个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同政务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凸现管理整体水平。要以制度界定责任,树立“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我要了解别人的工作”的全局意识,形成和谐的综合管理内部环境。要确立一种适应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为领导在中心管理上当好参谋,及时提供决策信息。
四、贯彻落实发展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考核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中心业务科研发展,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运用经济、政策、制度等综合手段,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有效激励干部职工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上,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刚性约束。具体讲,就是要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把考核目标定准定细,尽量压缩共性目标,减少弹性指标,增强可操作性。要把考核工作与业务科研项目安排、干部选拔挂起钩来,让坚持科学发展、气候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之处得到更大支持,让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人才不断脱颖而出,通过正确的导向,创造干事成事者的平台,引导和激励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之,管理工作要按照中心的部署和要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心重点工作,加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改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政务、财务、后勤服务工作,推动气候中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