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组织汛期滚动预测会商,对2021年汛期气候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的预测结论与4月底发布的预测相比,总体意见不变,局部有订正:1. 全国降水偏多的范围有所扩大: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多的区域南扩到吉林,江南东部、华南东部降水偏多的区域扩大至江南大部和华南大部,西南和西北地区降水偏多的区域略有扩大,长江中游降水由偏少2~5成修订为偏少1~2成。2. 西北地区气温偏高1℃以上的区域范围扩大,中东部地区气温偏高的幅度总体降低,其中偏高1℃以上的区域范围缩小。3. 全年台风的预测意见不变,并补充给出夏季台风预测信息。主要订正依据为:1)2021年4月拉尼娜事件结束,预计夏季处于中性状态,而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大西洋海温偏暖,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从而有利于南方降水增强;2)预计初夏东北冷涡活跃,盛夏夏季风偏强,将有利于东北大部降水偏多,尤其是东北北部异常偏多的可能性较大;3)国内外气候模式对夏季大气环流形势、我国降水的最新预测与3月的预测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东亚夏季风强度有所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且月际变化大。
具体预测意见如下:
一、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为偏差,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北方和南方均有多雨区
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偏差,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季节内气候变率大,北方多雨区主要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北部、东北,南方多雨区主要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西南西部;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梅雨开始时间较常年(6月8日)偏晚,华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7月18日)偏早。
二、珠江流域东部、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上游和下游局部可能有较重汛情
预计夏季北方多雨区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东北、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区;南方多雨区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西部等地。珠江流域东部、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上游和下游局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暴雨过程较多,可能有较重汛情;新疆大部、西南地区东北部、江汉大部、江淮西部降水偏少,易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
与常年同期相比,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西南部、西藏、江南大部、华南大部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吉林、西藏南部降水偏多2~5成,局部地区有洪涝灾害。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新疆东北部偏少2~5成,发生区域性干旱的可能性大。
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各流域的降水状况是:珠江流域东部、黄河流域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过程较多,可能有较重汛情;辽河流域降水较常年略偏多;淮河流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长江流域空间差异大,降水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少,尤其是长江中游降水偏少可能性大,上游和下游的局部地区接近常年到偏多;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三、夏季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江淮、江汉、江南、新疆大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预计今年夏季,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其余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新疆大部、甘肃西部、湖北、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偏高1~2℃。江淮、江汉、江南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区高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东北地区初夏气温接近常年到偏低,出现持续性低温的可能性较小。
四、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同期,强度为中等到偏弱,盛夏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我国。
预计夏季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11~12个,较常年(11个)略偏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4~5个,接近常年(5个),台风的总体强度为中等到偏弱,台风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对华东和华南沿海影响较大。
我国汛期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温、积雪、极冰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演变及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拉尼娜事件于4月结束,夏季处于中性状态,北大西洋海温三级子模态正位相特征比较明显,热带印度洋海温和热带大西洋海温偏暖,还需要密切监测其演变和影响。进入5月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增强,给我国南方带来强降水,孟加拉湾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环流系统处于调整中,夏季季节内变率增大,需要继续加强监测预测,及时滚动订正气候预测意见,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