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候变化专项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经费支持的支撑项目和评估报告
- 2002年
- 支撑项目
- 中国近百年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加倍后中国气候未来情景预测
- 评估报告
- “巴西案文”的科学评估及其在公约谈判中的政策意义
-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关系
- 人类活动对未来50~100年中国气候趋势影响
- 我国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评估
-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异常信号检测
- 世界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比较分析及其政策意义
- 对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报告关键结论的争论意见及其评价
-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评估
- 其它
- 气候变化科学及其影响与对策业务信息系统的启动研究
- 简化气候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 2003年
- 支撑项目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的AMIP和CMIP试验与国际比较
- 植被覆盖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
-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水资源影响的诊断研究
- 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分担方法的定量计算
- 评估报告
- 中国近1000年地面气温序列重建的可行性分析
- 历史时期的气候突变
-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政策意义
- 二氧化碳捕获与存储的科学评估和对策
- PFCs和HFCs与气候变化
- 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估算
- 气候系统危险人为干扰水平
- 全球气候模式中云反馈过程对气候敏感性的影响评估
- 2004年
- 支撑项目
- 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序列的影响与订正
- 气候预估和情景的分区
-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
- 20世纪中国冰冻圈变化:观测事实、趋势及成因分析
- 评估报告
- 美国五角大楼“绝密”报告的科学及政策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 气候变化主要脆弱性的评估方法分析
-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后京都议定书进程及其对IPCC AR4的影响
- “碳收集领导人论坛宪章”的签署对履约进程的影响
- 可再生能源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 未来亚洲季风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
- IPCC选举规则
|
|